歷史的瞭望 陶瓷在鶯歌 地形與氣候 鶯歌行政區 鶯歌的傳說
         

鶯歌的傳說

 

「鶯歌」的由來:

  鶯歌地名源自於鶯歌石,台北縣鶯歌鎮志記載:「本鎮在清朝光緒年間改名為鶯歌山莊,因北面山脈斜坡翠嵐,屹立一大岩石,其形似鷹,古稱鶯哥石,清代改稱鶯歌石。」台灣光復後正式命名為鶯歌鎮。


 

「鶯歌石」的傳說:

怪石崢嶸狀最奇, 含煙吐霧記當時。
如何不向雲霄去, 歛翼山頭欲待誰。

  相傳昔時此地有一隻鸚哥鳥,對面三峽有一隻鳶鳥,兩鳥隔岸相對峙,吐霧吃人、瘴氣蔽天,使得兩地民不聊生,行人常常迷失方向。一日國姓爺鄭成功率領軍隊紮營尖山堆附近,又遇精怪害人迷途,軍隊士兵日益減少,鄭成功於是命兵炮轟山頂,射穿了鸚哥喉嚨, 巨鳥中箭後,長鳴一聲衝到山頭上,眾人四處找尋,只見山頭有一個像鸚鵡的巨石,喉嚨間百一個空洞,顯然是被箭射穿的傷痕,眾人才知道這塊巨石就是那隻為非作歹的巨鳥 。


鶯歌石
鶯歌石

「尖山」的傳說:

   尖山位於本鎮之西南方;是一獨立之小山,高度海拔三八六點四公尺(一. 二八八台尺),其形狀宛如倒懸之扇子。

  相傳尖山是鄭軍長途跋涉於沼地後,士兵們將著於草鞋的泥沙間打下來而形成的土堆。尖山之土質顏色呈黑褐色含有水銀,山腹有白色的砂土。


 

「龜公」的傳說:

  位於本鎮北側山麓,龜公若是一塊狀似烏龜之石頭,其背上有自然裂痕呈八卦狀,相傳能托夢指點附近過往居民且非常靈驗,逐漸受到民眾之敬仰而慢慢成為民眾信仰之所在;受到民眾之供奉並為之建廟祀之。即為本鎮現今之鶯山巖碧龍宮。

參考網站:鶯歌鎮公所全球資訊網
參考資料:陳盈卉主編(民88)。三峽、鶯歌。台北:小知堂文化。

碧龍宮
碧龍宮